分區賽 - 技職盃黑客松 最佳設計獎

比賽簡介

在參加過前2場比賽後,現在都會自主的找比賽來參加,這是和一群在校内計算機與網路中心工讀的夥伴一起揪團參加的一個比賽。因為這個比賽今年是在北科大舉辦,在校園其實都看到這個比賽的資訊,所以我們就報名。「黑客松」(Makerthon)是「自造者(Maker)」和「馬拉松(Marathon)」的結合,鼓勵全國技專校院學生實踐所學,發揮設計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藉由活動的辦理協助學生思考個人在世界的角色與責任,成為負責任的世界公民,使全國技專校院學生與國際社會議題接軌,並在解決問題的實作過程中達到發揮設計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引導學生以跨領域的合作方式,透過腦力激盪出創新的想法,落實創意。這個比賽沒有官方網站,要看當年是哪一個學校舉辦,我們這一年是由北科大的育成中心舉辦,所以詳情可以至北科育成中心查看。

備賽過程

這個比賽畢竟叫黑客松就是一場2天一夜的比賽,所以基本上沒有所謂的備賽期,基本上題目也是當場才會知道。但是在比賽前舉辦單位會舉辦2次的培訓課程,可參考 北科育成中心的簡介。培訓的主題涵蓋「3D設計讓您由想像到實現」 以及「語音辨識硬體程式讓你無痛入門」,從0開始帶你利用3D列印的技術結合開發板把留聲機實作出來。

張永義 競賽圖片

自製留聲機

決賽過程

比賽當天我們就現場報道後,就等舉辦當位現場抽題。我們抽到的題目是改善水汙染,那一開始我們組員就腦力激蕩了很久,過了大半天了還是一直沒有想法,一直到當天的晚上次才有定案。那我們的作品名稱叫做『河的快篩』,主要是仿生姥鯊的特性去完成河道的垃圾清理。#姥鯊 身體特殊的結構,可將吸入海水內的不必要內容物透過『鰓』排除在外,因此我們參考這個功能,融合我們的作品,當河道內的垃圾進入類似濾心的構造中,河中的生物會經由『腮』的構造離開,而垃圾會留從另外一個管道送走。我們這次使用主辦單位提供的3D列印技術進行『仿生腮』的設計,結合國產的TINKA作為雛形,在比賽開始前,主辦單位開課教導簡易的程式語言,也將所學的融合在我們的作品之中。

比賽的過程除了三餐的提供還有很多的點心可以吃,基本上不太會餓到。當然大家的體力還是有限,所以半夜不敵睡意的參賽選手們還是有小小休息一下繼續趕工。



張永義 競賽

點心




張永義 競賽

泡麵和飲料




張永義 競賽

休息的參賽者



決賽當天

那這個比賽是很短的比賽,所以基本上從抽題到討論到最後的報告只有不到一天的時間,我們把我的作品製作好了,就開始設計我們的簡報,我覺得設計一個好的簡報是非常重要的,比賽評分分成2個幾點,第一個階段是走評,就是評審會走到你的作品前面給你90秒的時間迅速講講你的作品,這個階段是沒有QA的。第二階段就是上臺的報告,這個階段也只有3分鐘的時間,所以才說簡報非常重要,如何抓住評審的注意力,然後吧作品的理念和設計講訴給評審聼是很重要的。所以在報告前,我們組員之間就互相練習了報告很多次。



張永義 競賽

討論過程




張永義 競賽

3D 列印




張永義 競賽

作品雛形



成績公布

等每一組報告完後,大概等待一個小時多的時間成績就公佈了。那很榮幸這次的作評獲得評審的青睞,讓我們拿到了最佳設計獎。那這個比賽一共會5個入選,10個佳作,以及最佳人氣獎,最佳創造價值獎,最佳設計獎,最佳簡報獎,最佳創意獎,最佳技術獎,評審團大獎各一個晉級至決賽到高科大進行決賽。那決賽會是在差不多一個月後舉辦,然後高鐵的費用學校會補助。

張永義 競賽圖片

團隊合照

比賽收獲

參加比賽的主旨是為了學習,累積經驗,有獲獎就是額外附加的價值。這次很高興可以拿到技職盃黑客松總決賽的門票。也有幸可以參加企業的培訓課程,這次的比賽真的收穫滿滿。接下來下一章會分享全國賽的經驗。也感謝「北科新聞 IM Lab 創媒實驗室」的采訪和提供的照片。

張永義 競賽圖片

創媒實驗室提供的照片

作品連結

河的快篩 動畫示意
河的快篩 成果欣賞
河的快篩 的采訪